为切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科学普及的重要论述精神,落实好天津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部署要求,市地震局、市应急局、市科技局、市教委和市科协决定在2020年7月28日唐山地震44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联合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现公告如下:
一、“7.28”唐山地震44周年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主活动
1.举行“7.28”唐山地震44周年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启动仪式,向和平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赠送防震减灾科普图书,设立专家咨询台,展示演示消防应急设备器材、地震现场工作设备,演示心肺复苏救援技能、现场救援等。
时 间:7月28日上午9:00-11:00。
地 点:抗震纪念碑广场(和平区南京路、河北路、成都道交口)。
主办单位:市地震局、市应急局、市科技局、市教委、市科协、和平区政府。
承办单位:和平区应急管理局
参加单位:和平区红十字会、区卫健委、区教育局、区科协、六个街道办事处、公安和平分局、公安和平交管支队、区新闻有线中心,消防救援支队、天津市蓝天救援队等。
出席领导:市地震局、和平区主要负责同志,市地震局、市应急局、市科技局、市教委、市科协、和平区的分管负责同志。
二、防震减灾“百场科普讲座”
2.组织防震减灾科学传播师和宣教讲师,采用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面向学校、社区、机关、企业等开展防震减灾科普讲座。
时 间:7月-12月
主办单位:市地震局、市应急局、市科技局、市教委、市科协
三、天津市防震减灾科普作品征集评选
3.面向全社会开展防震减灾科普作品征集评选活动,征集一批防震减灾优秀科普作品,并在全媒体平台及时发布推广,切实提升公众面对地震等自然灾害时的自我防护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
时 间:即日起至8月20日
主办单位:市科技局、市科协、市地震局
承办单位:天津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天津市科技馆、天津市防震减灾教育培训中心
四、多媒介集中宣传
4.甄选优质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片,在地铁、公交、楼宇电视、科普基地和社区大屏等户外公共媒介循环展播。
时 间:7月28日-30日
主办单位:市地震局、市应急局、市科技局
5.通过“农村大喇叭”面向村民普及防震减灾知识。
时 间:7月28日-30日
主办单位:市地震局、市应急局
6.通过天津市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向全市手机用户推送防震减灾公益短信。
时 间:7月28日
主办单位:市地震局、市应急局
五、线上宣传活动
7.围绕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制作“难忘的记忆”系列电子图板,回顾唐山地震灾害,展示社会各界奋起救灾及震后重建家园的珍贵画面,在“津云”平台,“津震说”“天津地震资讯”“天津应急”“科普惠”“天津科普说”等公众号进行投送,弘扬“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
时 间:7月28日
主办单位:市地震局、市应急局、市科技局、市科协
8.制作《家庭防震与应急》和《学校防震与应急》科普图书长图,推送“津云”等媒体网络平台,市地震局门户网站,“天津应急”“津震说”“天津地震资讯”“科普惠”“天津科普说”等公众号和市教委门户网站,进行防震减灾科普宣传。
时 间:7月28日
主办单位:市地震局、市应急局、市科技局、市教委、市科协
9.以纪念唐山地震44周年为主线,宣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等内容为重点,通过市地震局“津震说”微信公众号和“天津地震资讯”微博公众号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竞赛。
时 间:7月28日-30日
主办单位:市地震局
六利用报纸广播媒体开办防震减灾专栏
10.通过天津工人日报和天津广播新闻中心,对民众关切问题刊载长篇科普连载文章,进行防震减灾专栏宣传。
时 间:7月27日-8月30日
主办单位:市地震局、天津工人日报、天津广播新闻中心
七、开放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
11.开放自然博物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接受民众和团体参观体验,学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开放天津市科技馆地震小屋,接受市民体验。
时 间:7月24日开馆
主办单位:市地震局、市科技局
地 点:天津自然博物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天津市科技馆
八、各区宣传活动
12.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基础上,各区因地制宜,组织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员,深入街道、社区等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活动。
主办单位:各区应急管理局、静海区科技局
天津市地震局
2020年7月27日